摘要点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刘晓明
    摘要 (1266) PDF (1105 KB) (521) RichHTML (1367)

    银屑病生物制剂的问世推动了各国指南的制定和更新。本文就银屑病疾病严重程度评估和生物制剂应用,解读了具有权威性的中国、美国、欧洲、亚洲、英国及法国银屑病诊疗指南和银屑病生物制剂诊疗指南,分析和归纳了各国指南的基本用药原则和差异,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选择和应用生物制剂,避免出现继发失效和严重不良事件。

  • 王佳丽, 程丹彤, 罗娜娜, 郝平生
    摘要 (1011) PDF (733 KB) (416) RichHTML (828)

    斑秃是临床上常见的非瘢痕性脱发,严重者可出现全秃、普秃。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面临诸多困难,存在传统治疗方式治疗中重度斑秃欠佳、不同斑秃患者因发病机制不同存在疗效差异、治疗效果很好的普秃患者存在斑秃复发的风险等问题,患者精神压力大。随着生物制剂及小分子药物在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的广泛应用,斑秃的靶向治疗正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本文综述斑秃免疫发病机制与靶向治疗进展,探讨治疗新思路。

  • 佘昕妍, 欧敏, 李阳, 林秀球, 林俊杰, 谢凯, 王晓华
    摘要 (718) PDF (1817 KB) (325) RichHTML (616)

    目的 探究瘦素对咪喹莫特(IMQ)诱导的银屑病样皮肤炎症的影响。方法 选用敲除瘦素基因(ob/ob)的肥胖小鼠与正常对照(wt)小鼠各8只,各分为2组,共4组:ob/ob-IMQ、ob/ob-凡士林、wt-IMQ、wt-凡士林,每组4只。ob/ob-IMQ、wt-IMQ组连续6 d使用IMQ(62.5 mg/背部,10 mg/耳朵)诱导银屑病样皮肤炎症,ob/ob-凡士林、wt-凡士林组涂抹相同剂量凡士林,使用总体征评分(TSS)评估小鼠皮损严重程度,通过HE染色探究造模小鼠的炎症表达。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真皮内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表皮内gdT/朗格汉斯细胞等炎症细胞水平,qRT-PCR检测皮损组织中IL-6、IL-17、TNF-α、IL-23等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wt-IMQ组小鼠相比,ob/ob-IMQ组小鼠临床症状较轻,耳厚度差较小,TSS评分较低(均P<0.001)。HE染色结果显示,ob/ob-IMQ组小鼠的组织炎症程度较wt-IMQ组低。流式细胞术结果提示,ob/ob-IMQ组表皮内gdT/朗格汉斯细胞的比例明显大于ob/ob-凡士林组(t=2.78,P=0.032);wt-IMQ组真皮内巨噬细胞(t=2.64,P=0.038)和中性粒细胞浸润(t=4.87,P=0.008)明显多于wt-凡士林组;但ob/ob-IMQ组与wt-IMQ组表皮、真皮炎症细胞比例未见明显差异(均P>0.05)。qRT-PCR结果显示,ob/ob-IMQ组小鼠IL-6、IL-17 mRNA相对表达水平低于wt-IMQ组(均P<0.05)。结论 瘦素可能在肥胖和银屑病共患病的发病过程中起加重作用。瘦素的缺乏抵消了IMQ诱导的银屑病样皮肤炎症。

  • 汤占汉, 李苏姗, 吕莎, 黄召, 刘哲, 李福秋
    摘要 (715) PDF (2331 KB) (114) RichHTML (587)

    目的 观察环孢素、阿达木单抗、司库奇尤单抗治疗甲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就诊的甲银屑病患者共计91例,随机分为环孢素组(30例)、阿达木单抗组(31例)、司库奇尤单抗组(30例),比较三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2周、治疗24周后的甲银屑病程度指数(NAPSI)、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DLQI),观察临床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前NAPSI评分、DLQI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2周后,阿达木单抗组及司库奇尤单抗组NAPSI评分低于环孢素组(32.16±13.82、32.37±10.97 比 42.20±16.66,P<0.05),NAPSI评分平均改善率高于环孢素组[(37.34±13.00)%、(35.42±9.61)% 比 (20.38±8.15)%,P<0.05)]。治疗24周后,阿达木单抗组及司库奇尤单抗组NAPSI评分明显低于环孢素组(17.81±14.72、19.27±9.90 比 31.17±15.14,P<0.05),NAPSI评分平均改善率高于环孢素组[(66.86±22.97)%、(61.86±15.68)% 比 (42.84±15.29)%,P<0.05)],DLQI评分低于环孢素组(4.71±4.52、6.30±5.04 比 10.43±8.50,P<0.05),治疗后DLQI评分差值大于环孢素组(-6.23±5.70、-5.90±3.83比-3.20±4.92,P<0.05),临床有效率高于环孢素组(64.52%、60.00% 比 23.33%,P<0.05)。阿达木单抗组与司库奇尤单抗组在治疗12、24周后的NAPSI评分及其改善率,治疗24周后的DLQI评分及其差值,以及临床有效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三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784)。结论 环孢素、阿达木单抗、司库奇尤单抗均可改善甲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甲银屑病有一定疗效,安全性均在耐受范围。阿达木单抗、司库奇尤单抗较环孢素疗效更佳,而阿达木单抗与司库奇尤单抗之间无明显差异。

  • 冷欣颖1, 邹华春2, 付雷雯2, 柯吴坚1
    摘要 (708) PDF (393 KB) (1053)
    生殖支原体是一种与非淋菌性尿道炎、盆腔炎和其他泌尿生殖系统感染风险增加有关的性传播病原体。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不良结局。抗生素耐药性的广泛流行使对治疗有效的抗生素选择受限。2021年美国CDC发布最新生殖支原体治疗指南,本文主要就其中有关生殖支原体的致病性、抗生素耐药、诊断注意事项、治疗、性伴管理、随访等方面进行读解,旨在帮助临床医生管理生殖支原体感染。

  • 杨立刚, 安宁波, 温韵菁
    摘要 (706) PDF (1058 KB) (130) RichHTML (519)

    目的 了解猴痘的临床表现、检测及诊断方法。方法 对近期确诊的1例猴痘患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国内外报道相关病例资料进行回顾。结果 此病例为43岁男性患者,发热2~3 d后在阴阜及阴茎干出现红斑丘疹,继而形成脓疱,脓疱破溃后局部溃疡。患者既往有梅毒史。皮肤科检查:右侧阴阜部红肿明显,红肿部位可见结痂脓疱,阴茎包皮及冠状沟各1处结痂脓疱。皮损、血液、咽喉拭子标本猴痘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利用 Nextclade 工具(参考基因组 NC_063383.1)对该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该序列属于猴痘病毒分支Ⅱ(西非分支)B.1.3 型。确诊为猴痘病毒感染。结论 猴痘属于新发传染病,根据接触史、临床表现及核酸检测结果可作出诊断。应提高对猴痘临床表现的认识,避免可能发生的漏诊误诊。

  • 林雅燕, 肖翠容, 陈艺宏, 康泓, 许秀宽
    摘要 (701) PDF (1133 KB) (201) RichHTML (487)

    目的 观察浅层X线照射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多发性寻常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7年11月至2020年5月就诊于我院门诊的多发性寻常疣患者11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7例)予液氮冷冻治疗,治疗组(57例)予冷冻基础上联合使用SRT-100浅层X线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疗效评分、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8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P<0.05);治疗组的疗效评分为6.11±1.45,高于对照组的5.46±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P<0.05)。治疗组复发率(14.04%)低于对照组(43.86%),不良反应率(10.53%)亦低于对照组(26.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33、4.73,均P<0.05)。结论 浅层X线照射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多发性寻常疣可显著提高总体有效率,降低复发率,同时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性高。

  • 欧珊珊, 陈教全, 唐奕, 王雪, 吴伟鸿, 邹荟, 林天一, 李华平, 陈荃, 朱慧兰
    摘要 (673) PDF (955 KB) (110) RichHTML (479)

    目的 通过分析真实世界数据,评估奥马珠单抗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11月在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门诊接受奥马珠单抗治疗3次的61例CSU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7日荨麻疹活动度评分(UAS7)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分析患者使用奥马珠单抗治疗后UAS7及DLQI评分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根据UAS7评分对患者进行分组,对比分析基线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等在不同疗效和不同反应速度的患者中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61例CSU患者均接受12周以上奥马珠单抗治疗。经过治疗,患者UAS7从基线时的28.00(14.00,35.00)分降至第1个月的6.00(0,14.00)分,第3个月达到0(0,4.00)分;DLQI在基线时为8.00(4.00,12.00)分,第1个月降至2.00(0,6.50)分,第3个月达到0(0,2.50)分;第4、8、12周的UAS7评分及DLQI评分与基线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0.03,P<0.001;χ2=77.02,P<0.001)。59.02%(36/61)患者在使用奥马珠单抗治疗12周后达到完全控制,91.80%(56/61)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DLQI基线评分在完全反应组与反应欠佳/不反应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0.74,P=0.042)。结论 奥马珠单抗能有效改善CSU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冷欣颖1,邹华春2,付雷雯2,柯吴坚1
    摘要 (663) PDF (429 KB) (1088)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苍白亚种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尽管正确使用抗生素可治愈梅毒,但由于梅毒临床表现多样、检测结果解读困难以及神经梅毒诊断困难,梅毒的管理仍面临挑战。因此,2021年美国CDC发布了最新的梅毒诊疗指南,本文主要解读梅毒不同检测方法、反向筛查策略、神经梅毒检测、妊娠梅毒、吉海反应及性伴管理等方面的注意事项,以期帮助医务人员管理梅毒。
  • 叶少珍, 梁栋, 梁连辉, 蔡常辉
    摘要 (635) PDF (710 KB) (211) RichHTML (417)

    目的 探讨纸片扩散法检测淋病奈瑟菌对7种监测药物敏感性的准确性。方法 以琼脂稀释法作为参考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配对检测60株临床淋病奈瑟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克肟、大观霉素、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和青霉素的敏感性,比较两种方法药敏结果的分类一致性、小误差、重大误差和极重大误差。结果 与琼脂稀释法比较,K-B法检测头孢曲松、头孢克肟、大观霉素、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和青霉素的分类一致性分别为95.0%、76.7%、100%、80.0%、93.3%、63.3%和90.0%;所检测药物中头孢曲松、头孢克肟、环丙沙星、四环素和青霉素有小误差,分别为5.0%、23.3%、6.7%、30.0%和10.0%;对阿奇霉素和四环素的极重大误差率分别为20.0%和6.7%。结论 淋病奈瑟菌监测药物除头孢克肟、阿奇霉素和四环素外,K-B法药敏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较高。

  • 赵伟佳, 栗玉珍
    摘要 (617) PDF (690 KB) (127) RichHTML (452)

    目的 对特应性皮炎(AD)及非特应性皮炎患者使用三种诊断标准进行评估,比较不同诊断标准的特异性、敏感性、差异性和一致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AD患者,AD的初始诊断由医生根据Hanifin-Rajka标准诊断判定。收集人口学特征和临床表现等资料,分别采用Williams标准、张氏标准/中国标准及中国儿童特应性皮炎诊断标准,进行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以同期就诊的其他皮肤病患者作为对照,三种诊断标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采用McNemar's检验,并计算Kappa值描述诊断标准的一致性。结果 110例AD患者和91例非AD患者被纳入研究。敏感度最高的是中国儿童特应性皮炎诊断标准(83.6%),但其特异度最低,仅为59.3%。特异度最高的是张氏标准/中国标准和Williams标准,两者均达90.1%。在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方面,张氏标准/中国标准(分别为90.2%、75.2%)均优于其他标准。假阴性率最高的是Williams标准(29.1%)。假阳性率最高的是中国儿童特应性皮炎诊断标准(40.7%)。Youden指数和Kappa系数最高的是张氏标准/中国标准,Kappa系数为0.645(95%CI:0.541~0.748,P<0.05)。结论 张氏标准/中国标准的统计学优势略大于Williams标准和中国儿童特应性皮炎诊断标准,与金标准具有高度一致性。

  • 汪倩, 郝丹, 刘宏杰, 李薇
    摘要 (609) PDF (736 KB) (305) RichHTML (457)

    甲银屑病是银屑病累及甲的临床表现,患病率80%~90%,甲外观的改变与疼痛可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甲银屑病治疗方案包括局部治疗、系统治疗、物理治疗等,但传统治疗方法存在周期长和疗效不确定等特点。近年来生物制剂、小分子药物等新的治疗方法逐渐应用于临床,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本文对甲银屑病的治疗及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尚智伟,冯海瑕,赵冰洁
    摘要 (603) PDF (1551 KB) (613)
    目的 观察不同深度微针联合外用米诺地尔酊治疗男性雄激素性脱发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男性雄激素性脱发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n=30)、B组(n=30)和C组(n=30)。A组仅外用5%米诺地尔酊治疗,B组予0.5 mm深度电动微针针刺联合外用米诺地尔酊治疗;C组予1 mm深度电动微针针刺联合外用米诺地尔酊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12周后,三组患者毛发密度、毛发直径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B组和C组均明显优于A组(均P<0.05)。B组和C组患者治疗后自我评估头发生长改善评分均明显优于A组(均P<0.05)。A、B、C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6.67%和26.67%,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X2=6.92,P=0.031)。结论 0.5 mm深度微针针刺联合外用米诺地尔酊治疗男性雄激素性脱发疗效显著,安全性好,是男性雄激素性脱发患者新的治疗选择。
  • 胡龄予, 姜福琼, 黄锐婷
    摘要 (581) PDF (703 KB) (96) RichHTML (655)

    红皮病是一种少见且严重的皮肤病,临床表现为全身出现红斑和鳞屑性皮疹,受累体表面积大于90%。 由于红皮病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合并症多、症状重且无特效治疗方法,临床工作中常存在误诊,漏诊情况。本文系统性回顾红皮病的发病机制进展、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进展及预后,为合理诊断和有效治疗红皮病提供思路。

  • 李士银, 金梦祝, 严悦梅, 殷文浩
    摘要 (539) PDF (720 KB) (267) RichHTML (383)

    目的 探讨寻常型银屑病和高尿酸血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0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及100例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尿酸数值差异。分析银屑病患者PASI评分与血清尿酸水平的相关性,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高尿酸血症者的性别、发病年龄、病程、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饮酒等进行单因素发析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中,高尿酸血症者占比分别为40.00%和2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3,P=0.035);寻常型银屑病患者PASI评分与血清尿酸水平升高无相关性(P>0.05);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升高与性别、病程≥10年、BMI≥25 kg/m2、吸烟、饮酒相关(均P<0.05),病程≥10年、BMI≥25 kg/m2、饮酒史是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并发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于健康人群,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性别、病程、BMI指数和吸烟饮酒史可能与银屑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有关。

  • 张倩, 袁立燕, 薛汝增, 文玮, 凌诗琪, 吉苏云
    摘要 (471) PDF (1610 KB) (128) RichHTML (291)

    目的 分析7例苯扎氯铵消毒液引起的皮炎病例的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特征,增强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2022年8—11月至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就诊的7例因接触苯扎氯胺消毒液引起的相关皮炎患者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患者临床表现为间擦部位皮肤反复环状红斑、脱屑。4例完成组织病理检查,均可见海绵形成、棘层肥厚、真皮浅层血管周围炎,其中2例可见表皮及真皮中性粒细胞聚集。治疗上避免再次接触苯扎氯铵消毒液,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及环孢素。结论 苯扎氯铵消毒液引起的皮炎表现特异,治疗效果佳,确诊需进一步完善斑贴试验。

  • 柯吴坚1,2,郑刚2,塔依尔·吐尔洪2,陈永恒2,杨斌1
    摘要 (448) PDF (367 KB) (504)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临床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近年来国内外梅毒发病率逐年升高,防控梅毒迫在眉睫。疫苗开发作为防控病原体感染最行之有效的手段,在梅毒研究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综述近年来梅毒疫苗研究进展,以期为遏制梅毒传播提供帮助。
  • 蔡桂月, 李思锐, 刘颖, 陈嵘祎, 罗素君, 林平
    摘要 (441) PDF (1637 KB) (122) RichHTML (272)

    目的 探究循环肿瘤细胞(CTC)与循环肿瘤血管内皮细胞(CTEC)检测在皮肤恶性肿瘤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采用差相富集-免疫荧光染色结合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SE-iFISH)方法检测5例皮肤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组)以及14例健康人(健康组)外周血中CTC及CTEC数量,计算检出率,分析肿瘤组CTC/CTEC的亚类分型特征以及CTC/CTEC数量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肿瘤组CTC及CTEC阳性检出率均为100%,外周血中CTC平均值为(6.93±8.18)个/mL,CTEC平均值为(1.60±1.03)个/mL;健康组CTC及CTEC阳性检出率均为64%,外周血中CTC平均(0.19±0.21)个/mL,CTEC平均(0.30±0.33)个/mL。肿瘤直径较大、伴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患者CTC及CTEC水平较高。肿瘤患者大细胞CTC占总数的88.46%(184/208),大细胞CTEC占总数的81.25%(39/48),且主要为≥五倍体CTC和CTEC。结论 皮肤肿瘤患者CTC/CTEC检出率较高;CTC及CTEC数量与患者临床特征具有密切关系;皮肤肿瘤外周血中大细胞多倍体CTC和CTEC比例高于其他亚型。

  • 游霞, 朱建建, 何平, 龙剑, 赵小娇, 陈霄霄
    摘要 (435) PDF (714 KB) (308) RichHTML (311)

    目的 通过分析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致结核感染及激活风险,为其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国家银屑病规范化诊疗中心数据库中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各分中心使用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的患者2 704例,分析其一般情况、结核感染筛查(PPD、QFT、胸片和/或胸部CT)、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情况及治疗中结核感染监测、激活情况。结果 2 704例银屑病患者中,使用TNF-α抑制剂436例(16.12%),IL-17A抑制剂2 240例(82.84%),IL-12/23抑制剂28例(1.04%)。在使用生物制剂前898例(33.21%)进行了结核筛查,其中85例(9.46%)筛查阳性。筛查阳性者中使用预防性抗结核治疗者23例(27.06%),采用异烟肼+利福平联合治疗3个月者20例;单异烟肼治疗6个月者3例。后续随访中,2例结核筛查阳性,发生率为7/10 000(2/2 704),均发生于使用TNF-α抑制剂(阿达木单抗)组,发生率为1%(2/200)。结论 目前对银屑病患者进行生物制剂治疗前结核感染筛查比例低,进行结核病预防性治疗比例低;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过程中结核激活的风险性相对较低,但使用TNF-α抑制剂者潜在性激活结核风险相对较高。建议使用前完善LTBI筛查,使用后定期评估结核激活情况。

  • 娄方璐, 冯林, 张颖, 郑文豪, 刘毅, 刁庆春
    摘要 (426) PDF (1096 KB) (214) RichHTML (311)

    报告1例阴茎基底细胞癌误诊为乳房外Paget病。患者男,83岁,阴茎根部斑块、结节伴瘙痒9年,加重伴破溃3年。皮肤科检查:阴茎根部左侧可见一约4.5 cm×2.5 cm暗红色斑块,其上见散在结节及较厚黄褐色痂壳附着。下腹部、腹股沟、阴囊见大片红斑及绿豆至黄豆大暗红色丘疹,部分皮疹上见点状糜烂,覆淡黄色鳞屑。临床诊断:乳房外Paget病。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见大量嗜碱性肿瘤细胞团块,部分与表皮相连,肿瘤细胞核大深染,在团块边缘排列呈栅栏状,外周有收缩间隙。最终诊断:基底细胞癌。手术切除斑块后,行3次光动力治疗。随访至今20个月,未见复发。

  • 刘昭颖, 陆艳琨, 马寒
    摘要 (419) PDF (1081 KB) (289) RichHTML (322)

    目的 探讨人角质形成细胞Cx26发生G12R突变对TLR2及下游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野生型Cx26(WT-Cx26)和G12R突变(G12R-Cx26)的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分别与红色毛癣菌孢子共培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LR2及其下游效应分子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TLR2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的分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Cx26和TLR2内化情况。结果 与 WT-Cx26 细胞株相比,G12R-Cx26突变株中,TLR2的mRNA水平无明显变化(t=1.92,P=0.190),而细胞膜和胞质中的TLR2蛋白水平均下降(均P<0.01);TLR2通路下游炎症因子TNF(t=6.91,P<0.05)、IL-6(t=13.03,P<0.01)和抗菌肽LL-37(t=25.31,P<0.001)的表达下调。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添加内化抑制剂的G12R-Cx26 HaCaT细胞Cx26与TLR2在细胞膜上的共定位增加。结论 人角质形成细胞中Cx26-G12R突变可下调TLR2及下游炎症因子TNF、IL-6和抗菌肽LL-37的表达。

  • 廖景龙, 罗涵深, 霍博
    摘要 (413) PDF (2968 KB) (163) RichHTML (307)

    目的 基于TCGA数据库构建皮肤黑色素瘤铁死亡相关预后模型,揭示铁死亡与皮肤黑色素瘤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从KEGG数据库中获取铁死亡相关基因,从TCGA数据库中获取皮肤黑色素瘤的样本数据,采用R包从TCGA数据库中获取对应样本的临床信息,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预后相关基因,Lasso回归用于进一步进行变量的选择,基于ggrisk包进行预后模型的构建,survival 包及 survminer 包绘制生存曲线。结果 筛选出12个预后相关铁死亡基因,去掉过度拟合的基因,最终确定7个铁死亡相关基因用作预后模型的构建,包括NOX4VDAC2PORCHMP5GCH1CPACSL4。生存分析显示高风险组患者生存时间显著短于低风险组(P<0.05)。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预后模型进一步展示了铁死亡与皮肤黑色素瘤预后密切相关,为皮肤黑色素瘤的治疗和改善预后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 张娇, 卢柳君, 苏杭, 袁立燕, 陈永锋
    摘要 (412) PDF (389 KB) (276) RichHTML (217)

    目的 探究细胞因子IL-36γ、IL-38在寻常型银屑病炎性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9例寻常型银屑病(PV)患者(包括轻中度14例,重度15例)及19例正常对照者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使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36γ及IL-38表达量,RT-qPCR检测PBMC中IL-36γ及IL-38 mRNA相对表达水平。收集12例使用IL-17A单抗治疗的银屑病患者血清及PBMC,检测IL-17A单抗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血清及PBMC中IL-36γ、IL-38表达水平。将IL-17A与HaCaT细胞共培养,在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通过RT-qPCR检测HaCaT细胞中IL-36γ、IL-38 mRN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轻中度及重度PV患者血清IL-36γ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2.27、16.45,均P<0.001),血清IL-38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83、7.61,均P<0.001)。PV患者外周血PBMC中,IL-36γ 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IL-38 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使用IL-17A单克隆抗体治疗4周后:患者血清IL-36γ表达水平显著降低(t=3.24,P=0.004),IL-38表达水平显著升高(t=3.36,P=0.001);PBMC中IL-36γ及IL-38 mRNA表达水平具有相同趋势。IL-17A刺激致使HaCaT细胞IL-36γ表达水平出现增高,而IL-38表达水平降低。结论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促炎因子IL-36γ表达明显增高,而抑炎因子IL-38表达明显受到抑制;IL-17A单克隆抗体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IL-36γ及IL-38表达水平,提示IL-36γ及IL-38可能在银屑病慢性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可能是作为协助评估银屑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银屑病生物制剂治疗疗效的重要血清学标记物。

  • 刘双, 杨姗姗, 郑春婵, 罗素君, 魏娜, 李思锐, 史建强, 陈嵘祎
    摘要 (409) PDF (845 KB) (233) RichHTML (188)

    目的 探讨β-雌二醇(E2)对IL-36β诱导的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中JAK/STAT、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的调控及IL-17A表达的影响。方法 从6~8周龄SPF级C57BL/6雌性小鼠分离脾脏并研磨制备细胞混悬液,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单个核细胞悬液。将单个核细胞悬液等量移入4个培养皿中,每皿细胞数为1.5×107个,分为正常组、E2组、IL-36β组和IL-36β+E2组,其中IL-36β浓度为10 ng/mL,E2浓度为1×10-8mol/L,作用30 min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IL-36β和E2刺激单个核细胞中JAK/STAT和PI3K/AKT蛋白磷酸化的变化。按上述分组及细胞量,分别采用IL-36β、E2、JAK抑制剂与PI3K抑制剂作用于单个核细胞后,采用qRT-PCR、Western blot检测6、12、24 h的IL-17A mRNA及24 h的IL-17A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L-36β组中P-JAK3、P-STAT2、P-AKT表达均较正常组升高,而IL-36β+E2组中上述因子表达均低于IL-36β组,P-JAK3、P-AKT表达低于正常组。正常组、E2组、IL-36β组和IL-36β+E2组IL-17A mRNA在6、12、24 h 3个时间段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 25.50、127.04、9.76, 均P<0.01);四组中IL-17A mRNA在IL-36β组的表达最高,而IL-36β+E2组低于IL-36β组。IL-36β、JAK抑制剂、PI3K抑制剂分别刺激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24 h后,与正常组相比,IL-36β组IL-17A表达上调,而IL-36β+JAK抑制剂、IL-36β+AKT抑制剂组IL-17A表达下调。结论 IL-36β激活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中JAK3/STAT2和PI3K/AKT蛋白磷酸化来上调IL-17A表达。E2可抑制IL-36β对上述单个核细胞中JAK3/STAT2和PI3K/AKT的通路蛋白磷酸化并下调IL-17A的表达。

  • 胡丹丹, 张培苗
    摘要 (406) PDF (1794 KB) (59) RichHTML (231)

    目的 评价司库奇尤单抗和阿达木单抗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司库奇尤单抗组(30例),阿达木单抗组(29例)和常规治疗组(31例),分别给予生物制剂司库奇尤单抗、阿达木单抗和常规治疗(阿维A、复方甘草酸苷、卡泊三醇和卤米松软膏)。在治疗第0、4、8、12周记录各组的PASI评分,计算PASI改善率以及PASI50/75/90/100的应答率。第0、12周时对三组患者进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估比较。对三组进行安全性评估,治疗结束后比较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①治疗4、8、12周后,司库奇尤单抗组和阿达木单抗组的PASI和DLQI评分均低于常规治疗组,改善率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司库奇尤单抗组与阿达木单抗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4周时,三组间的PASI50/75/90/100应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周时,司库奇尤单抗组和阿达木单抗组各应答率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而司库奇尤单抗组与阿达木单抗组间应答率无明显差异。三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司库奇尤单抗和阿达木单抗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司库奇尤单抗疗效与阿达木单抗无明显差异。

  • 朱雅倩, 李欣辉, 贾子悦, 陈永锋
    摘要 (400) PDF (2155 KB) (167) RichHTML (237)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参与落叶型天疱疮(PF)发病的关键基因和通路,进一步了解PF发病机制。方法 从GEO数据库中获取PF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的基因芯片数据集GSE53873,整合Limma差异分析、基因功能和通路富集分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等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确定与PF相关的关键基因及通路。结果 共鉴定121个显著上调基因和48个显著下调基因。PF患者的差异基因涉及到T细胞分化、T细胞活化、白细胞分化与代谢等多个方面。最终确定CXCL10OAS1是PF发病的关键基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提示CXCL10(AUC=0.86)及OAS1(AUC=0.86)对PF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基因功能和通路富集分析提示CXCL10主要与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COVID-19感染、细胞因子相互作用相关,而OSA1主要与病毒感染、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等相关。结论 CXCL10OAS1为与PF相关的关键基因,T细胞分化与活化、白细胞分化与代谢等通路与天疱疮发病机制相关。

  • 罗辉, 吴炜, 邓玲俐, 鲁青莲, 蒋亚辉, 杨和荣
    摘要 (400) PDF (2676 KB) (187) RichHTML (253)

    报告原发性皮肤腺样囊性癌1例。患者男,75岁,左上臂皮肤斑块13年,术后复发7年。皮肤专科检查:左上臂伸侧可见一3.0 cm×3.5 cm×0.5 cm大小暗红色隆起性斑块,颜色均匀,境界清楚,质地较硬,活动度差,轻微触痛。皮损组织病理示病变位于表皮下,肿瘤由肌上皮及腺上皮两类细胞组成,排列呈筛状、腺样,可见真腺腔及假腺腔形成,部分区域向皮脂腺方向分化,呈浸润性生长,可见神经侵犯。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CK-pan(腺上皮+),CK5/6(肌上皮+),CD117(腺上皮+),CK7(腺上皮+),EMA(腺上皮+),P63(肌上皮+),Ki-67热点区阳性率约15%。诊断为原发性皮肤腺样囊性癌。予手术切除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无复发。

  • 胡晶, 曹志贱
    摘要 (385) PDF (1119 KB) (63) RichHTML (500)

    组胺一直被认为是引起瘙痒的重要生理活性物质,但抗组胺药物只能缓解少部分慢性瘙痒症状。大量的药理学、临床、电生理和分子数据支持非组胺依赖性瘙痒的存在。本文对Mas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Mas-related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Mrgprs)、相关配体以及其相互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表明Mrgprs主要在小直径背根节神经细胞中表达,参与瘙痒进程,其家族成员与痒觉、痛觉的产生有关,这为瘙痒治疗指出新的方向。

  • 汤竣弛, 黄雪沂, 张文雍, 何琳, 胡海涛, 杨斌
    摘要 (379) PDF (2440 KB) (198) RichHTML (285)

    报告原发性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并发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1例。患者女,33岁,左上臂结节1个月,下肢红斑伴发热1周。皮肤科检查:左上臂内侧皮肤红肿伴硬结节形成,约6~8 cm,皮温升高,触痛明显,中央可见一窦道渗出黄色透明液体。双下肢近踝部散在十余个大小不等红色结节性斑块,边界欠清,有明显压痛。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层异型淋巴样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示CD3(+)、CD4(-)、CD5(+)、CD8(+)、CD56(-)、颗粒酶 B(+)、TIA-1(+)、TCRγδ(+),Ki-67(约90%+)。骨髓穿刺活检示粒系成熟障碍,红系增生明显活跃,网状细胞中可见噬血细胞。TCRG基因重排检测在目标条带范围内可见单克隆性扩增峰。PET-CT示全身多发淋巴结增大。诊断:原发性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并发噬血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予CHOP+VP-16联合化疗方案2周后,体温恢复正常,皮损逐渐消退,遂定期随访。随访时患者症状多次反复,复查仍反复有新发病灶,多次更改化疗方案未见明显好转,遂于1年后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现患者症状控制平稳,仍在随访中。

  • 王运通, 刘小武, 王彦淳, 荆方轶, 刘巧
    摘要 (378) PDF (725 KB) (202) RichHTML (204)

    近年来婴幼儿特应性皮炎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研究表明孕妇在妊娠期间常受环境、饮食等影响并发各种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同时会透过胎盘作用于胎儿,诱导新生儿体内Th1/Th2失衡、肠道菌群紊乱等,影响子代特应性皮炎的发生。本文从环境因素、饮食因素、精神因素、分娩方式、妊娠期过敏等方面综述相关危险因素对子代特应性皮炎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孕妇提供指导,降低子代患病风险。

  • 李阳,林俊杰,林秀球,欧敏,颜韵灵,王晓华
    摘要 (364) PDF (374 KB) (351)
    目前普遍认为,银屑病与高尿酸血症之间存在相关性,但确切机制尚未明确。研究认为,遗传因素、单钠尿酸盐晶体(MSU)、嘌呤代谢相关酶及代谢相关疾病等都有参与。对于合并高尿酸血症的银屑病患者,通过降尿酸治疗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心血管及代谢等危险因素,进而预防银屑病的进展及恶化。了解高尿酸血症对银屑病发病及治疗等方面的影响,将有助于银屑病的治疗。本文从病理生理学及治疗方面阐述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 潘凯茜, 陈聪, 张君, 李青, 吕萍
    摘要 (358) PDF (1202 KB) (101) RichHTML (170)

    目的 了解梅毒患者外周血不同表型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 水平,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84例梅毒患者,根据病程分为治疗前组、治疗中组、治愈组、血清固定组,以37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CD4+CXCR5+ICOS+、CD4+CXCR5+、CD4+ICOS+Tfh细胞比例,分析Tfh细胞在各组间的差异以及与血清TRUST滴度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患者CD4+CXCR5+ICOS+Tfh细胞占外周血CD4+T细胞比例显著上升(P<0.001)。与治疗前相比,CD4+CXCR5+ICOS+Tfh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在治疗中组(P=0.039)、治愈组(P<0.001)、血清固定组(P=0.009)患者外周血中均显著下降。CD4+CXCR5+ICOS+ Tfh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与血清TRUST滴度呈正相关(r=0.30,P<0.01);CD4+CXCR5+ (r=-0.06,P=0.519)、CD4+ICOS+Tfh细胞(r=0.14,P=0.118)占CD4+T细胞比例与TRUST滴度无明显相关。结论 梅毒患者外周血中CD4+CXCR5+ICOS+Tfh细胞可能参与梅毒的发生与发展。

  • 胡强, 常建民
    摘要 (358) PDF (2585 KB) (78) RichHTML (198)

    报告1例大疱性硬斑病。患者男,69岁,因后背部出现硬斑1年余就诊。皮肤科检查:后背见一硬币大小红色斑块,中央萎缩,边缘隆起,少许出血、结痂,触之质硬。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萎缩,表皮下水疱形成,真皮浅层水肿。真皮全层胶原纤维增生、致密。胶原纤维束间、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Van Gieson胶原纤维特殊染色及弹力纤维特殊染色显示,真皮网状层弹力纤维无明显减少。诊断:大疱性硬斑病。治疗: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每天3次,每次2片;外用1%吡美莫司乳膏,每天2次。治疗3个月后,电话随访患者背部硬斑软化,无新发皮损。

  • 唐志铭, 荆梦晴, 单霄, 陆鹭, 李洁
    摘要 (354) PDF (789 KB) (320) RichHTML (228)

    长链非编码RNA核富集转录本1(nuclear-enriched abundant transcript 1,NEAT1)可通过参与核旁斑形成、充当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RNA)、表观遗传修饰等途径调控基因表达,从而参与炎症反应、免疫应答、细胞增殖分化等生理和病理学过程,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LncRNA NEAT1在银屑病及其共病中表达明显升高,在其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LncRNA NEAT1概况、在银屑病及其共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李小燕1,聂磊1,郭伟1,李琛1,孙波1,陈春瑞1,程绍航2,郑恒3
    摘要 (353) PDF (1018 KB) (390)
    目的 比较黄金微针射频与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不同类型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2019年8月—2021年8月诊治的80例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黄金微针射频治疗;对照组采用超脉冲CO2 点阵激光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并按临床亚型(V型、U型和M型)对患者进行分类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痤疮瘢痕临床评分量表(ECCA)权重评分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 P=0.644)。 两组患者总体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9,P=0.176)。两组瘢痕亚型比较,治疗组M型瘢痕疗效较好(t=2.34, P<0.05),对照组V型瘢痕疗效较好(t=-2.36, P<0.05),而两组U型瘢痕疗效无明显差异(t=0.24, P>0.05)。治疗组患者术中疼痛程度、术后红肿期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痂皮脱落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黄金微针射频与CO2点阵激光均能有效地改善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其中前者对M型瘢痕疗效显著,后者对V型瘢痕疗效显著。提示临床工作中可对痤疮瘢痕进行亚型分析,进而选择性治疗,必要时可联合治疗,起到协同作用。
  • 黄秋凤, 邵勇, 张杰, 于波, 胡小平
    摘要 (347) PDF (2698 KB) (80) RichHTML (212)

    报告2例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1:男,38岁。前胸、上臂红斑及毛细血管扩张20年。皮肤科检查:前胸、上臂可见密集分布毛细血管扩张性淡红色斑疹,Darier征阴性。上臂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轻度萎缩,真皮浅层玻璃样变,真皮浅层散在小血管扩张,部分小血管及个别附属器周围见少量淋巴细胞、散在肥大细胞浸润。CD117标记示:真皮层小血管周围见散在肥大细胞浸润。诊断: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症。予口服酮替芬 1 mg每晚1次。患者2:男,49岁。双侧上肢及胸背部红斑毛细血管扩张2年。皮肤科检查:双侧上肢、胸背部分布边界清楚的淡红色斑疹,Darier征阴性。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网篮状角化,真皮浅层小血管周围见散在肥大细胞浸润,间质胶原纤维增生。甲苯胺蓝染色:镜下血管周围见肥大细胞,胞内见紫红色异染颗粒。诊断: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症。予口服酮替芬 1 mg每晚1次。2例患者电话随访均诉服用酮替芬1个月后皮疹未见明显好转,未再复诊。

  • 贾坤朋, 周婧
    摘要 (343) PDF (1210 KB) (64) RichHTML (144)

    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细胞外基质中胶原过度沉积,形成一种以侵袭性生长为特点的良性肿瘤—瘢痕疙瘩。瘢痕疙瘩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医学问题,大多数传统治疗方法效果不佳,且复发率高。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尚有许多争议。本文对炎症反应、机械力、表观遗传修饰等瘢痕疙瘩形成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表明瘢痕疙瘩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白介素-6(IL-6)、TGF-β、TNF-α等炎症因子,整合素信号通路、TGF-β/Smad信号通路、Rho-GTP酶、YAP/TAZ、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等机械力因素以及表观遗传修饰、脂联素均与瘢痕疙瘩的形成有关,对上述因素的干预有望成为治疗瘢痕疙瘩的新方法。

  • 晋红中, 唐珂韵
    摘要 (343) PDF (899 KB) (100) RichHTML (343)

    皮肤T细胞淋巴瘤是一组异质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重要代表有蕈样肉芽肿(MF)和Sezary综合征(SS)。MF/SS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皮肤组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外周血流式细胞学分析、克隆性 T 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或其他克隆性检测。MF/SS的治疗需根据疾病分期进行阶梯性治疗,分为皮肤定向治疗和系统治疗。近年来,国内外专家针对MF/SS的诊疗提出新的见解和诊疗方案,且随着分子诊断方法、新型生物标志物、皮肤影像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蓬勃发展,多种新型靶向及生物免疫治疗方法不断涌现。本文主要综述MF/SS的诊治进展,期待为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

  • 冯臻, 郭庆, 熊慧
    摘要 (342) PDF (408 KB) (65) RichHTML (155)

    重叠综合征是一种符合至少两种结缔组织疾病标准的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系统性硬化症、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发生重叠时,缺乏特异性的血清学指标及临床表现,可能出现漏诊、误诊,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早期识别和治疗重叠综合征有助于减轻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对SLE相关重叠综合征研究进展及其应对策略进行综述,发现目前对SLE相关重叠综合征研究较少,但其临床表现及免疫学特征与其所重叠的疾病强烈相关,及时对病人进行特定的检查可以发现疾病的发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 尚智伟,冯海瑕,赵冰洁,夏丽晔
    摘要 (342) PDF (893 KB) (287)
    目的 观察地氯雷他定联合奥马珠单抗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口服地氯雷他定片(5 mg,每日1次)联合皮下注射奥马珠单抗注射液(300 mg,4周1次)治疗,对照组仅口服地氯雷他定片(5 mg,每日1次),12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IgE变化情况。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6,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gE水平[(311.77±33.58)IU/mL]比治疗前[(121.34±29.45)IU/mL]明显升高(t=24.07,P<0.05),而对照组血清IgE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4.81%、5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4,P<0.05)。结论地氯雷他定联合奥马珠单抗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安全性好,是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新的药物选择。